期中考試前后,怎么幫孩子有效復習與總結?
由于教學安排的不同,眼下有的學校陸續迎來期中考試,有的已經進入考后總結的“節奏”了。不少學生在為如何應對考試
而愁眉不展,而對于那些已經結束考試的學生,如何進行科學、有效的考后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期中考試是對學生前段時期學習成果的檢測,學生可以借此機會考察自身的學習方法與態度,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學習。今
天,中教君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備考干貨以及考后總結、分析的方法,幫助學生們輕松應對期中考試。
期中考試快到了,你的孩子有沒有以下問題呢?
誤區一:時間緊迫,為了考好要熬夜復習
Q: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。馬上就要考試了,我內心非常的緊張,怕考不好會打擊我的自信心,所以我現在每天晚上復習到
一點多才睡覺,結果第二天很頭暈,一天都沒有好好學習,我該怎么辦呢?
A:期中考試只是對學生前段時間學習成果的小檢測,用來檢驗近期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,以便調整自己未來的學習狀態。
因此不必熬夜學習,影響到白天學習的效率,那樣就因小失大了。
那么如何應對考前焦慮呢?小編給出以下建議:
正確認識考試,明確學習目標;
舒緩考試壓力,確定合適的目標;
保持良好心態,做好自我評價。
誤區二:馬上就要考試了,看教材不如刷題
Q:我覺得我應該針對期中考試做一些訓練,所以最近的復習我就不看課本了,做了一些教輔和套卷,但為什么我的正確率
完全沒有上去呢?在某些比較煩躁的時候甚至越做錯的越多,這是怎么回事?
A:許多同學覺得時間不夠用,作業和復習都是拿到題目就做,遇到不懂的再看教科書和筆記。其結果必然是速度慢、效率
低。另外,由于基本概念不清或者是理解錯誤,“題海戰術”起不到應有的作用,先看透課本內容再動手才是最正確的方法
。
首先回顧基本概念,明確學習的目的,把握解題的規范化要求,了解有關注意事項,做到心中有數后再動手做題目,才能達
到鞏固、強化知識、掌握技巧、提高能力的目的。對于復習卷、模擬題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誤區三:文科類學科,死記硬背就能考好
Q:我今年上高一了,非常喜歡歷史學科,想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,所以我早讀的時候一直在背歷史,從頭背到尾,背
完再倒著背一遍。結果把題拿出來,我還是不會做,大題也總答不到點子上。
A:這個問題困擾了大部分需要考文科科目的同學,死記硬背是絕對行不通的。首先,在背誦之前,我們應該把教材的整體
架構摸清楚,對具體內容形成自己的理解。在接下來的環節,多背誦沒錯,但不能按照課本從頭到尾去背。因為文科課本的
行文順序并不是分點列析進行的,完全按照課本順序去背不僅容易分不清要點,也不便于記憶。
正確的背誦方法是:將課文拆分,根據自己的理解順序去背。舉個例子,對于歷史事件的背誦,學生可以按照事件的時間、
產生的原因、造成的影響、導致的后果以及牽涉到的重要歷史人物等不同內容進行拆分,然后再逐個"攻破"背誦難關。而政
治可以按照答題的三點來背:是什么、為什么、怎么辦。這樣,背誦才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。各式各樣的家長會也是期中考
試后少不了的環節,不論是傳統的老師講家長聽的方式,還是別有新意的形式,家長會的重點都是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和幫
助,與學校一起督促學生。
古人說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”我們要達到知識的殿堂,就不能放棄每一個小的知識點;
要想在升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,就要重視每一次考試。
期中考試是一個過程性、檢查性的考試,它是對過去半學期老師授課和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及反饋,它將被用于下階段師生
教與學的調整。老師和家長們,在幫助孩子緊張復習的同時,更要教會他們正確看待考試成績,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分數與
學習之間的關系。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發自內心的無窮熱情,有了自我的激勵,他們也就會在實際的課堂中開始找到正確的
方向。
